特色公園愈來愈多,想帶孩子去嘗試結果孩子卻不敢玩?或是比較幼小的孩子,特色遊具較有挑戰度,這時候家長該怎麼引導呢?
遊戲技能和行為是兒童認知能力、語言、體能和社交能力的綜合反應,孩子從全方位遊戲的機會,不僅從中獲得喜悅,也能發展不同的遊戲技能。近幾年特色公園成為家長出遊的前幾名選項,不過有時家長們會表示帶孩子去遊戲場時,因為孩子不敢玩、會怕、不願意嘗試,鬧得親子雙方都不愉快,父母不妨試著調整態度和安排適當環境來鼓勵孩子。
出發前的心理準備
觀察和陪伴:有時我們遠道去某個遊戲場或看到其他孩子遊戲得很開心,但我們的孩子卻遲遲無法踏出第一步,難免會感到著急、不滿或無法理解,只是催促、言語刺激、責備可能讓孩子更焦慮而佇足不前或情緒不安,我們可以試著用故事、正向語言、鼓勵來陪伴和觀察孩子,仔細看著孩子的行動和反應,能讓你想到一些可以幫忙他的方式。
像是發現孩子在較擁擠的遊戲場就會焦躁不安,可以預先提醒、選擇空地大、有躲藏處或旁邊有其他腹地的遊戲場、盡量在非擁擠時段前往;孩子對溜滑梯很抗拒,可挑選有滑梯和其他兩樣以上遊具或自然環境的遊戲場;提供鼓勵的言語則可以是:你上次有練習爬一格,本來上不去,後來一拉就上去了,練習讓你做到了。
在家可觀看相關繪本,用共同想像和聊天來了解孩子對某個場景或活動擔憂;孩子在旁邊持續觀看、觀察別人遊戲,其實也是挑戰遊戲前的準備,家長若想和孩子互動,可以幫忙說出孩子可能看到的重點:他先兩隻手抓穩穩,然後把一隻腳用力抬高,這樣就把自己拉上去了耶;他往前盪的時候肚子用力、手抓緊、腳踢出去,然後飛得好高,肚子用力好像就可以坐得更穩了。
了解孩子的發展
了解兒童發展里程碑:了解孩子在不同歲數應該有的一般發展能力,可以幫助家長選擇適合孩子的遊戲場或活動。像是孩子七坐、八爬、九發牙,2歲會爬樓梯、溜直的滑梯、自主搖晃或擺盪、挖沙子、搬石頭;3歲會溜彎曲或較快速的滑梯、衝刺坡道、學習跌倒、愛上旋轉;4歲會開始喜歡攀爬類遊具、彈跳、自己盪鞦韆、走平衡木;5歲可以克服凹凸不平的多種地面狀態,攀上爬網,上肢體力量足以吊天梯,有創造力在沙坑中進行各種建設。
各年齡詳細的發展能力可以查詢相關書籍,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做得很好和可以再加強的部分,家長可以提供不同刺激的環境讓孩子試試看,也許本來你覺得孩子不會或很怕的東西,其實只是他沒有機會做或練習而已 !
以下以兩種孩子在遊戲場最容易有情緒反應的為例子:
攀爬類:
1.可以先選擇金屬的攀爬架,堅硬、穩固的質地提供孩子安全感。
2.確認孩子有能力支撐自己後,可以選擇貼地、網距比較近的攀爬網,必要時可以先在人少時攀爬網練習,因為繩索較軟,踩了會往下沉,而且旁邊有人時會晃動,都讓孩子容易緊張,因此不需要為了訓練而故意晃動他們。
3.先爬規則的網繩,走固定路線的移動,再嘗試不規則、要自己找路的網繩,引導時可以用角色扮演 (如:老闆開店了,可以來買東西囉!這裡有人受困,請來救我!!!)、目標引導的方式 (如:救援小隊前方有火災,請前去滅火;這個樹的最上面有個果子,你摸一下就可以採到這果子,拿回來我們一起做冰淇淋)。
沙跟水:
對於觸覺較敏感、怕髒、怕黏、怕沙的孩子,有時去到沙坑了卻不敢進去、不敢脫下鞋子,我們有幾個方向可以嘗試:
1.選擇較細砂質的沙坑,慢慢接近,站著(選附有沙桌的沙坑)摸沙、玩沙,再來蹲著穿鞋玩,慢慢坐下和脫鞋子。
2.準備遊戲工具,像是:鏟子、桶子、玩沙衣或沙坑附設的遊具(如:沙坑挖土機、吊沙桶),讓工具成為身體的延伸來接觸沙子。
3.設計趣味性動作,如:家長蓋一個沙堡,由孩子把它踩扁;挖兩個洞下面藏東西,讓孩子去猜和挖掘,然後換孩子藏寶藏。
4.可以去海灘試試看,有時大自然能幫忙安撫彼此的狀態。
5.幫忙降低孩子的擔心
(如:孩子可能擔心衣服變髒、襪子鞋子會進沙子,可以告知;我有帶另外一套衣服給你換、鞋子拍一拍沙子會掉出來)。
作者簡介│黃雅萱
亞東醫院兒童臨床心理師、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成員
文章分享來自於:http://www.corner-guard.com.tw/weboffice/system.php#